2015年3月27日周五,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在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成功举办“深度教学—能力生根”教学研讨会,出席此次活动的有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及其带领的团队、江苏临港实验学校刘国平校长及教师、广东佛山市铁军小学曾春玲副校长及教师,光谷二小马友平校长和教师,以及龙泉小学的老师们。
上午8:30分,研讨活动准时开始,本次研讨活动包括两个环节:同课异构活动和课后交流研讨。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光谷第二小学的教师和江苏临港实验学校的教师分别就同一个课题在不同的班级授课,二年级语文课的授课主题为“画满画儿的圆月亮”,授课教师分别是来自光谷第二小学的印依妮老师和临港实验学校的周洁老师;五年级数学课的授课主题为“图形的运动”,授课教师分别为光谷第二小学的许磊老师和临港实验学校的翟秋琪老师。四位执教老师热情洋溢、风格各异,虽然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各有特色,体现了她们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与合作学习,效果良好。四节课都充分凸显了“能力为重”“能力生根”的设计理念,在语文课中,授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作辅助、情感渗透的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能力、写字能力、表达能力等核心能力要素;数学课上,授课教师则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数学之后背后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如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课后交流研讨环节,来自不同学校的授课教师分别交流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并与专家一起进行交流研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武汉市四十九中学的特级教师王海玉老师和华中师范大学吴宏博士分别就语文和数学课进行了交流,她们充分肯定了四位授课教师的课堂表现,肯定了学生在其课堂上获得的发展,倡导让教学有深度、让课堂有生活、让学生有能力生根,这是“能力生根”计划的核心要素。华中师范大学的郭元祥教授就实验学校开展的“能力生根”项目的进展进行了交流。他不仅充分肯定了光谷二小4年来围绕“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课题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成果,也指出了“能力生根”计划前进的方向——深入培养学生以观察、想象等方面为主的基础能力,以规划、总结、反思、信息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及各个学科的学科能力,郭元祥教授还提出了让学校进行每月训练一项主要能力并持续贯以九年的实践建议。除此之外,郭教授还强调了要加强校际交流,在今后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加强校际互动,增加经验交流,共同努力使“能力生根”项目及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有成效地、有成就感地推进。
另外,在本次活动中,光谷二小课程教学发展中心李丹主任还就学校承担的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进行了汇报与交流,她汇报了课题研究4年来,学校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所做出的重要探索与实践推进,以及学校在课题研究、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发展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课题是在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及其团队指导下,光谷二小独立申请、承担的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此课题从2012年立项以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计划于2015年5月组织课题结题。
中午12点,参与此次教学研讨会的老师们走进光谷第二小学资料陈列室,翻阅了光谷二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总结的过程性资料和成果,中午12点半,本次研讨活动圆满结束。




